四川成都几个试点12年一贯制的学校,直接把全国初中生家长都搅和迷糊了环球策路,四处奔走相告中考取消了,仿佛一夜之间中了彩票一般。真实情况是这样吗?
老规矩,咱先问有没有再说好不好?这事有没有呢?
当然有。2025年1月19日,成都市教育局宣布启动小初高12年一贯制贯通培养试点。首批试点的包括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、成都七中八一学校等8所公办及民办学校,涵盖12年一贯制和六年一贯制两种模式,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免中考直接升学。
但成都可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地儿。北京朝阳2015年(10年前)就开始采用集团化办学推行12年一贯制了。上海闵行2024年就组建了华东师大附属12年一贯制学校,试点长学制贯通培养。
所以怎么成都的试点就撩拨了大家的心弦呢?关键还在那四个字“取消中考”,您要有机会啊,好好读读那官方政策。那里面写的叫免中考,不是取消,而且只针对试点班级或学校的学生。
那么问题来了,中考能取消吗?取消了针对您家孩子好吗?家长你得明白,中考不是每个地方教育局突发奇想搞出来的考试,它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分流闸门。
教育资源不够,分流是现实需要环球策路,不是政策选择。2023年的数据摆在那儿了,全国初中毕业生1623.58万。普通高中只收了1036万,录取率61%,意思是差不多10个孩子,4个你得读职校或者走别的路去。
要是按一些家长的妄想取消中考,全员高中学位从哪儿来?空缺的普高,谁来出资建设?老师哪儿来?校舍经费管理体系能不能跟得上,这不是理想主义,这得算账啊。
而且那些要关门失业的职校老师,谁来兜底养活?把职校一夜变高中这事儿我们天津有,但这种学校换了个马甲,从职中变高中,学费翻了10倍,这钱您花着不冤枉吗?
国家不傻,早就测过比例了,职业教育至少得占三成,否则社会用工体系会出大问题的,蓝领技工这些岗位没人干,产业链得崩。所以现在国家的方向不是取消分流,而是提高职教质量。2025年要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2035年要进世界前列,这不是口号,这叫路线图。
而且,您给孩子投资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考个高中,拿个高中毕业证就开始工作吗?肯定不是吧,您不还为了将来高考去好大学吗?
那么问题来了,每个地方都有因为历年高考成绩优异而形成的重点高中,没了中考,谁去重点?谁去非重点,没了这么一个公平、公开、公正的考试机制,您真以为这重点高中是你想上就能上的?有资源的孩子一样能通过择校内部推荐进好学校,你普通家庭反而更被动。
任何筛选都残酷。你以为取消中考就没焦虑了,那只是把焦虑延后,没了中考,孩子都进了高中,但高校名额可没变呀。最后高考那一刀更狠呢,现在是初中卷,到时候变成高中卷,教育焦虑是不会消失,只会换阶段爆发的。
我见过太多太多初中家长了,仿佛把读高中当成了唯一出路,可你真得看明白现实就知道。中考不是您家的拦路虎,它是个岔路口,选对了孩子轻松前进,选错了就是三年煎熬。
中考就是一次分层,筛的不是成绩,而是适配度。有的孩子学术强,咱就走学术学历路线,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,咱就适合走技能职业教育路线,您非要让每个孩子都去死磕语文、数学、外语的文化课,那不就是逼着他们内卷到崩溃吗?
取消中考不是解放孩子,而是毁掉了更多孩子的方向感。取消中考不是改革,是倒退,那是把教育理性分流拉回了无序竞争。真正的公平,不是让所有人都挤一条路,而是让每条路都能通向光明的未来。
我觉得中考不会被取消,也不该取消。它根本不是问题的根儿,而是秩序的锁。你想让孩子的未来更好,你要做的不是盯着取消考试,而是认清孩子适合哪条赛道。学术型的频谱高,实践型的走职教,两条路都有前途,不分高低,别总幻想改变规则,低头看看,自己是不是那个能够带孩子在规则里找到出路的人。
星火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